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资讯 > 图书音像 > 音像制品  > 音乐 >文章详情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这是马臣在2022年发表的第32篇原创内容。

全文2163字,阅读时间大约2-4分钟。

对哲学有基本了解的人,应该都知道哲学的经典三问:

我是谁?我来自哪里?你要去哪里?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三个哲学问题

康德哲学的主要问题是:第一个方面是我们能知道什么,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能做什么,第三个方面是我们能希望什么。

抛开哲学的外衣,其实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极其可贵的空。

苏格拉底说:“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。”当然,他有他的思考背景,但对于我们来说,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,积极探索自己的内在,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内在是什么,自然就很容易看到自己能为自己做些什么,也就能更顺利地到达自己想要的目的地。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内在自我的掩护

读了2015年获得澳大利亚勋章的休·麦凯的一本关于心理健康的畅销书《内在自我:找到真我的喜悦》(后称为《内在自我》),太让我产生共鸣了。书中写的很多内容都是我在咨询中反复出现的情结,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心理健康哲学书籍。

休·麦凯(Hugh MacKay)是澳大利亚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,拥有近60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经验。他在社会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他被澳大利亚多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,并当选为新南威尔士皇家学会会员。

看到了内在的自己,内心就很容易得到满足。

审视自己的内心,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在,快乐自在自然会更顺利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。

《内在自我》共五章。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目录

在第一章中,麦凯详细解释了“自我是什么”;然后在第二章中,麦凯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“我们为什么要回避自己”;第三章分别解释了包括“瘾”和“野心”在内的20个“我们首选的藏身之处”,深入剖析了日常生活中我们躲避自己的20个“借口”;第四章鼓励我们“向内探索”;最后,第五章呼吁我们“停止逃避”,勇敢积极地面对内心的自己,重启心理健康。

什么是自我?

青春期的孩子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挑战来建立自己的自我概念。作为成年人,我们突然想有一天改变现状,更忠于自己…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内页

所以,问题是,什么是自我?真实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?

我们的“个人身份”来源于社会建构。就像“国家认同”这个概念没有其他国家就没有意义一样,我们的“个人认同”也希望其他社会个体来指代我。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内页

我们的本质自我是基于人类共同的人性,我们会有一些相似度很高的人类共同行为。但区别于别人的是,在我们熟悉的亲朋好友面前,张三是张三,李四是李四。之所以永远不会迷茫,是因为我们和别人在外貌、举止、个人观念等方面的比较和差异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,最终定义了我们的身份。

社会认同是我们外在自我表现的一部分,也有一部分我们内在的自我是别人不太看得见的,也需要你很多次都没有意识到的内在自我。

社会并不都来自于外部,“真我”也不都来自于内部。我们在不断塑造别人的同时,也在塑造自己。

我们为什么要逃避自己?

电影《1984》中,主角温斯顿·史密斯有一句经典台词:“如果你想保守秘密,就必须对自己隐瞒。”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内页

我们逃避自我的真正原因,其实是一个我们不敢面对的问题:如果我成为真正的自己,我要付出什么?

我们一直在逃避,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心。其实我们很害怕,也不想打破现状。现状,一个温室,让我们足够舒服。

如果你无处可藏,你将无所畏惧。

毕竟会有一些人在某些时间点无处可藏,不得不毫无畏惧的面对内心的自己。

我们有什么借口逃避自己?

在读《内在自我》之前,我并没有意识到,那些看似与内在自我无关的心理症结,比如上瘾、野心、焦虑、自大、忙碌、自满和信念、幻想和宿命论,会成为自我逃避的借口。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内页

但是看了第三章对这20个“藏身之处”的详细分析,尤其是绿字的案例解读,发现很多案例在日常咨询中有很多共鸣。这些案件的心理症结其实是在逃避自己!

比如“忙”这个借口,现代社会很多现代人都在用。

工作太忙,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。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内页

没时间走路,没时间看书,也不可能玩。即使在喝咖啡的时候,我们也忙于回复手机短信,没有时间和坐在对面的人说话...

真的有那么忙吗?还是只是让自己保持“忙碌”,逃避面对内心的自己?

你有多久没有停下来放松一下,真正思考一下自己是谁了?你到底想要什么?

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?

开始积极的内在探索永远不会太晚。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内页

我赞同麦凯在书中的观点:“人生从40岁(或者50岁,或者60岁)开始”。

人到中年,我一直是内心探索的积极倡导者,去面对自己的出身家庭,去面对自己每一次恐惧背后真实的内心心理,去理性的分析自己拼命想要证明的东西,更重要的是去分析我们通过行为在弥补什么。

事实上,一个丰富的内在自我不仅与我们自己有关,也与我们周围每一个与我们有着深层互动的人有关。做一个小太阳,你有源源不断的能量,可以温暖你周围的人。

不逃避,勇敢面对真正的内在自我,这本心理健康书像极了哲学书

火花的温暖

现代心理学反复强调爱的能量,我爱所以我在。

通过爱,我们学会了爱;通过爱,我们可以更勇敢的探索内在的自己。王阳明讲知行合一。一个人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,ta的内在自我就会足够饱满,遇事自然积极,不逃避,不隐瞒,简单敏捷,拥有无与伦比的心理能量。

我是马臣,一个在2021年读了247本书,每周至少4本书的读者。关注青春期教育和自我终身学习,分享我的读书、教育、心理学知识。我喜欢的原文欢迎关注,喜欢,转发,评论!转载请联系我,谢谢!

搜搜茶资讯中心,全景关注各行业的发展风向,集中报道新品发布、业界动态和海淘情报,致力于呈现时效性和价值性俱佳的精选资讯。
已赞+1 已有人赞过